小北说健康
在新区
家门口的大医院越来越多
(相关资料图)
基层医疗机构也越来越好
有哪些新的动态?
有什么新的医疗服务?
《小北说健康》带你一探究竟
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
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
发展基层中医康复技术
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
享受高质量的中医康复服务
“她当时这个针灸一扎,我就感到手法很熟悉,很像我之前在江苏省中医院医生的手法。”高女士搂着中医师李秋凌笑着说。
高女士是一名高校退休职工,常年饱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走路都有些困难。一年多前,高女士来到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了中医康复科的中医师李秋凌,便在她这进行挂号诊断,至今已经进行理疗一年多,改善效果明显。
李秋凌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2019年,她到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学习进修。刮痧、穴位贴敷、熏蒸……李秋凌把学到的中医学知识带回中心,开展更多的中医特色疗法。
“自从在这理疗后,我基本上没去过大医院。这里离家近很方便,医生们也很温暖。”近两年的时间,高女士和中医康复科的医务人员们建立起的信任与友谊越来越深。
每次来中医康复科,高女士就好像是在走亲访友,反馈治疗情况、中医药常识交流、日常生活分享……点滴相处中,高女士解决了腰椎间盘突出困扰,身心状态也越来越好。
“李医生、王医生,我在旅游途中看见了很多中药地榆,忍不住和你们分享。”高女士旅行回来,带着订制的地榆与茴芹两幅中草药画来到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给李秋凌、王怡两位中医师,并赠送了锦旗。
“地榆与茴芹都是自然界里不起眼的植物,但它们都可食可药,为百姓祛病疗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年多以来,我在这里做治疗,你们专业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细致的服务,就好像这地榆与茴芹,生而平凡、润物无声,让我很感动,也非常感谢。”高女士说。
-----
-----
2021年3月,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中医康复科,设置康复诊疗室、康复训练大厅、康复治疗室、针灸治疗室等功能区域;同时设置中医康复综合病区、中药房、煎药室,满足患者门诊和住院康复治疗、中草药方剂治疗的需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
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中心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范围,开展六类十项中医适宜技术,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康复诊疗工作,针灸艾灸、中药熏蒸、三伏贴三伏灸,运动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等项目都深受居民青睐,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我们是听病友介绍来这的,一段时间下来的康复训练很有效果,现在到第五个疗程了。”康复训练大厅里,李阿姨正陪着王大爷进行行走训练。
王大爷今年72岁,在一次好友聚会上,王大爷突发手抖、晕厥,经及时抢救没有大碍,但是腿部不能行走,需要拄拐杖、坐轮椅。在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几个月的康复训练,现在已经可以较为正常地行走,还会到楼下小区里散散步。
“医生们很负责,在这里理疗很放心。”李阿姨说道。
-----
-----
打开电针,按上穴位,针灸推拿室内弥漫着中药的特有香气,王怡正给第一次来做康复的陈先生进行熏蒸疗法。一个多月前,陈先生因脑出血到中大医院进行治疗,病情恢复稳定后,由绿色双向转诊通道来到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理疗。
“熏蒸是我们科室开展的一个特色疗法,将红花、艾叶、苍术、威灵仙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放入仪器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同时用电针刺激人体穴位,帮助偏瘫患者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王怡介绍。
今年,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成立康复联合病房,不仅有专家领衔指导开展中医康复诊疗工作,促进中心中医康复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建立起双向转诊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
盘城街道为涉农区域,“村多零散”,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中医康复科医生们带领家庭医生团队,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患者提供居家康复治疗和慢性病随访工作,“我有糖尿病,王医生她会定期过来给我测量血糖,还会检查足背,教我通过中医穴位按摩等方法预防糖尿病足。”村民李奶奶说。
“我们通过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入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康复服务。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基层中医康复发展路径,努力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潘锋表示。
素材来源 |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视频、图、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关键词: